法国经典喜剧逗笑中国观众,法兰西喜剧院《司卡班的诡计》参加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

拥有三百余年历史的法兰西喜剧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剧团,也是戏剧大师莫里哀“嫡传”的剧院,被称为“莫里哀之家”。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10月18日至20日,法兰西喜剧院携莫里哀经典作品《司卡班的诡计》在首都剧场上演,参加2024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吸引了众多业界人士和戏剧爱好者观看。虽然该剧堪称一部“法国古代喜剧”,但仍然能够逗乐中国当代观众,剧场里笑声不断,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法兰西喜剧院《司卡班的诡计》剧照。本报记者方非摄

《司卡班的诡计》是莫里哀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延续了这位剧作家的经典主题:代际冲突、爱情作为人类生活的动力以及人与生俱来的价值与其出身无关的理念。该剧讲述了两个青年奥克塔夫和莱昂德尔都有了自己的心上人,但他们远道而返的父亲却要让他们跟陌生女子结婚,阻挠他们的感情之路。机智的仆人司卡班巧妙地为两位青年策划了一系列诡计,最终帮助他们实现了爱情愿望。该剧在2017年由导演德尼·波达利德斯执导,于法国喜剧院黎塞留厅首演,创下了连演43场、一票难求的盛况。

在这部作品中,莫里哀自由地施展了自己即兴创作的天赋,竭尽所能地在舞台上编造各种“诡计”,以逗观众一乐。演员们精湛的表演,让人可以看到意大利即兴喜剧的影子:贪婪吝啬的商人、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情侣,以及最重要的、狡猾的仆人。“司卡班”在意大利语中的意思是“逃跑”,在莫里哀笔下,这个“逃跑”显然拥有了更高层次的意义:司卡班摆脱了等级和秩序的束缚,替年轻人惩罚了骄傲专横的父辈。

法兰西喜剧院《司卡班的诡计》剧照。本报记者方非摄

有些观众觉得该剧更像是一出技法熟练的喜闹剧。然而莫里哀及其喜剧创作的珍贵,放在那个崇尚悲剧的古典主义时期来衡量,才更凸显意义。300多年前,莫里哀曾十八次扮演过司卡班。在宫廷文化、古典主义占据上风的创作潮流中,他的喜剧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戏剧样式,更是一种敢与权威、规则抗衡的勇气,向世人展现了自由多变的戏剧风格和在剧作上的无限可能性。笑声之外,这部作品还呈现了更多法国当时社会风貌以及对社会弊病的暗讽。有人说,“这部一票难求的法国爱情喜剧里,是莫里哀对人生的深沉凝视。”

剧评人梧桐表示:“该剧展示出了喜剧的最高境界,在嬉笑怒骂的外表中推演并解剖悲剧内核,令人击掌叫绝,回味无穷。一个男仆竭尽所能成全两对姻缘的故事,以对父辈权威的恶搞来揭示代际冲突,年轻一代以觉醒的意识和自觉的反抗来挑战传统,追求自由。演员们的表演个性十足,张力十足,人物的代入感十足,戏剧的节奏感十足。总之,大赞!”

众多人艺人也都前去观摩学习。青年编剧王甦认为:“该剧是莫里哀最擅长的双线叙事,最后合二为一,亲情的复得冲散现实的矛盾。混迹底层、深谙人性的司卡班诡计频频得逞的原因是他深知即使再古板、吝啬的父亲也会为了拯救儿子而妥协。虽然有语言障碍,但父子争夺家庭霸主地位,聪明的仆人捉弄主人,爱情遭受挫折和大团圆结局,统统是中国观众最喜欢的喜剧要素。各取所需,积极向善,这就是莫里哀的作品在中国一直很受欢迎的原因吧!”

戏迷观众Hikaru也表示:“再一次折服于莫里哀剧本的成熟和完整,用古典笔调写小人物所流露出的悲悯气质并不会被笑声掩盖。喜剧的优雅,并不靠各种流行梗的堆砌,而是对愚弄和被愚弄的娓娓道来,游走其中的是命运或者更理解规则的人。浅一点是引人发笑的玩笑,深一点就是悲剧,线握在创作者手里。”

记者:王润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