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拥有山泉水的景点,时常可以看到游客及当地市民用容器接水现场饮用,追求天然“无污染”的水源,也是很多市民的生活理念之一。
《茶经》中也提到,“山水上,河水中,井水下”, 山泉水因为肉眼看上去清澈透明,口感也清冽甘甜,深得市民朋友们的喜爱。
山泉水是经过山体自净化而形成的天然水。但实际上,看似干净的山泉水,里面不仅含有多种细菌、重金属,甚至还有粪便。疾控专家提醒,缺少防护、未经检测的山泉水、水库水或井水并不适宜直接饮用。
或含有致病微生物及重金属
据介绍,山泉水是经过山体自净化而形成的天然水。水源可能来自雨水、雪水或山地湖泊等。山泉水在流动过程中可溶入一些矿物质成分,理论上来说,比例均衡且含量适宜的天然微量元素对人体是有益的。
但是,山泉水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很大,水质具有不稳定性,存在污染风险。未经处理和检测的山泉水未必如大家想像中的那么好。
益阳市疾控中心食安科专家谌世雅介绍,山泉水可能含有致病微生物,如致病细菌和寄生虫,微生物污染也是导致介水传染病(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而传播的疾病)暴发的主要原因。
除致病微生物外,山泉水里还可能含有有毒污染物,如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这些有毒有害物质,用肉眼并不能看到。虽然部分微生物在水被烧沸后能被去除,但并不能去除重金属等物质,长期饮用可能导致各种慢性危害。
据深圳市疾控中心10月的通报,他们对位于罗湖梧桐山脚下的多处山泉水进行了全面的实验检测。结果显示,这些被市民视为“养生圣水”的山泉水,细菌含量严重超标,部分样本的细菌数量甚至超过了正常饮用水标准的14倍。这给当地许多热爱山泉水的市民泼了一盆冷水。
“除此之外,即使山泉水在一次检测中合格,但水质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大,不代表水质一直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专家表示,为保证饮用水安全,必须要对饮用水进行消毒。
天然水还可能受粪便污染
值得注意的是,被追捧的天然水中,还有令几乎所有人难以接受的粪便。
水体中的粪便往往以无形的病原微生物的形式存在,“粪大肠菌群”就是用来检测水中粪便污染的衡量指标。当粪大肠菌群含量超标时,就意味着水源可能受到了人类或动物排泄物的污染。
一般来讲,若要达到生活饮用水的最低标准,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数量必须不多于10000个/L。
根据中国环境规划院和清华大学等学者的联合调查显示,2017 年,中国年均地表水粪大肠菌浓度为23800菌落数/L,而菌落中往往包含多个菌群。有学者模拟数据显示,从2022年到2035年中国地表水的年均粪大肠菌浓度将增加4.13%。在2009 年至 2021期间,有研究者取样调查了个别地区的75个湖泊,发现9%有严重的粪便污染,48%有中度或轻微的粪便污染。但从地域上看,从西部越往东部,水域的粪大肠菌群含量普遍会越高。
以长江流域为例,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国家公园水体粪大肠菌群含量小于 20 个/L,而当抵达长江入海口的上海时,则检测出3300~24000000个/L。
因此,当俯下身子享用泉水、湖水时,同时下肚的可能还有“粪便”。
安全饮水其实“很简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人类疾病80%与饮用被污染的水有关,水质不良可引起多种疾病,饮用水受病原体污染可引起介水传染病的流行。
潇湘晨报记者梳理发现,因饮用山泉水导致入院治疗的病例时有发生。2023年8月,深圳一位阿婆就因使用老家山泉水泡茶、煮饭后,感染了钩体病。钩体病正是经“疫水”传播、通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染、经食物传播,重症患者可发生肝肾功能衰竭和肺弥漫性出血,可危及患者生命。
根据我国2022年3月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对生活饮用水规定了严格的水质要求:生活饮用水中不应含有病原微生物;生活饮用水中化学物质不应危害人体健康;生活饮用水中放射性物质不应危害人体健康;生活饮用水应感官性状良好;生活饮用水应经消毒处理。
被许多市民质疑的自来水,反而是符合上述要求的水源之一。据介绍,自来水厂作为集中式供水单位,其水源的选择经过科学的研究和监测,出厂水也经过层层的处理和消毒,并且有水务部门和卫健部门的多重监管监测,以确保饮用水安全。
专家提醒,为了保障自身健康,切勿随意饮用未经处理的山泉水。如果确实需要饮用,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的瓶装饮用水或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同时,市民在户外活动时,也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安全,避免饮用来源不明的水源。
潇湘晨报记者梅玫
举报/反馈